商業模式創新策劃的作用與誤區
發布時間:2020-03-10 ????點擊數:
一、商業案例回顧:都是一樣的行業,為什么不同?
演藝行業的不同道路,不同的商業模式創新策劃……
趙本山,90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在春晚的著名笑星,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他從東北二人轉的全國推廣到《馬大帥》、《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的拍攝,在創作和商業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據說,《馬大帥3》僅播出權就賣了6000萬元,成為國內最賺錢的電視劇;
馮小剛,大陸著名電影導演,看準春節的一段時間,開創了大陸“賀歲片”概念,是7年賀歲片票房冠軍的創造者,巔峰之作《天下無賊》票房超過1億元,2008年《集結號》更是將票房收入推到2億多元。
同樣在演藝行業,同樣是演藝明星,二人的成就有所不同,趙本山著眼于二人轉的推廣和影視劇拍攝而名利雙收,馮小剛炒作概念引領需求成為演藝行業“長青樹”。

二、發展的透析:什么使他們產生了不同?
一樣的行業,一樣的明星,為什么會有不一樣的境遇、不一樣的成就?!
商業模式的不同造就了他們不一樣的境遇,不一樣的生活和事業。每個人從事商業活動都會有自己的商業模式,企業從事商業活動同樣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定義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就是企業生產及銷售產品獲得收入的方法,是幫助企業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去賺取相對較高的利潤的商業系統。《中國商業評論》給商業模式確定的定義是:企業經營的環境、企業需要實現的財務目標,以及在給定環境中實現既定的財務目標所需要的內部活動和能力。它是一種系統的設計,用來衡量一個企業的健康狀況、打造一套可以持續贏利方法。
面對大眾的娛樂消費,二人的商業模式有所不同:
1、趙本山:現代模式,多棲發展,既拍攝電視劇,又拍電影、舉辦文藝演出,多方面開展自己的商業活動,多方面構筑自己的商業模式。
2、馮小剛:超前模式,從挖掘觀眾“春節觀賞需求”入手,以此為導向,抓住春節前的時間,短期內高效運作,對投資商許以高利回報、運營商廣告贊助、首映禮拉動等,調動各方面力量,使自己電影的每個環節都市場化、商業化,使它們都成為自己賺錢的部分,同時也使自己的商業模式得到有效掌控和取得空前成功。
商業模式不同,商業成就也會有所不同,商業模式創新策劃很重要!

三、商業模式的四大作用
商業模式在本質上是關于企業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贏利的問題,對于個人或企業商業活動成功與否至關重要,發揮著巨大作用。
1、商業模式是決定企業能否快速、高效贏利的關鍵。
我們進入的行業是多樣的,可能是全新的行業,商業模式沒有或不穩定,風險很大;進入的行業可能是老行業,已經存在了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而新進入者要想在行業中長期獲利甚至迅速崛起,商業模式選擇就至關重要了。我們總要找到可以促進快速發展而又具有差異化的新商業模式,以應對競爭,持續盈利。
案例:如家酒店改變傳統酒店經營模式,運用連鎖業態的模式操作經濟型酒店,獲得飛速增長,大大提升了酒店入住率,取得了非凡的收益。
2、商業模式將促使企業思考其所能提供的價值本身,更好的進行商業運營。
對于企業而言,三大競爭戰略(差異化戰略、低成本戰略、聚焦戰略)關注更多是企業所能提供的價值:是低成本的,是具有差異化的,還是基于對價值的聚焦;而商業模式將使企業更多的思考:價值提供是不是對的,是不是能帶來利潤的增長,是不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提供;這將促使企業更深入的思考自己的商業運營,更好的去選擇和運營商業活動。
案例:上海批批吉(PPG)服飾有限公司,公司員工不到500人,沒有廠房和流水線,沒有一家實體店,只有周轉的倉庫,僅憑呼叫中心和互聯網,每天賣掉大量男式襯衫,用了短短一年多時間迅速躋身國內襯衫市場前三甲,PPG男士襯衫銷量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一,成為服裝行業傳統商業模式的顛覆者。
3、商業模式創新策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
商業模式的本質決定了企業的行業選擇:是新行業、老行業;決定了是做行業的某個環節,還是全行業強勢進入,而這些選擇在無形中已經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選擇(是技術、是管理、是營銷,還是全部或者其它),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鍛造方式(是全行業價值鏈的鍛煉,還是基于某點的聚焦操作)。
案例:PPG的創始人李亮自稱:PPG既不是服裝企業,也不是互聯網公司,而是一家數據中心,甚至可以認為它是一家服務器公司。其對價值鏈的整合操作構建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4、商業模式促使企業全方位的看待問題,全面聚焦客戶需求,同時兼顧競爭對手。
從企業的商業運營角度來講,商業活動是由三者來組成的:企業、客戶和競爭對手。企業選擇商業模式時會牽涉到行業選擇、商業區域選擇、商業業務選擇等等,同時也會牽涉到商業競爭的需要,要考慮到行業競爭對手的運作,而這些都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企業要不斷為顧客創造有效價值才能生存。創造價值神話,是企業的終極目標,而創造價值的方式中,商業模式的選擇操作是至關重要的。
四、商業模式的誤區
1、戰略也不等同于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告訴我們企業為什么存在和為什么能發展,其是企業最能創造價值的各種要素的組合,而戰略僅僅是企業競爭運營層面的要素,其服從服務于企業愿景和使命的,而商業模式遠高于企業愿景和使命,它是企業的立足之本。
同時,商業模式更強調企業價值的實現,而戰略模式是告訴企業如何選擇更好的自處和競爭并在競爭中獲得自己的競爭優勢。
2、商業模式不能固守。任何一個商業模式都有其成功的因素,如對消費者的深入了解(如PPG)、對供應商的需求滿足(國美)等,但每個商業模式同時又有自己的不利之處,優勢發揮的同時劣勢也在彰顯。商業模式需要不斷的修正方可長勝不衰,一味的固守原有的商業模式必將導致企業的延緩和衰退。
3、不能刻意追求商業模式。不能為謀求商業模式創新而拼湊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我們不能為商業模式而商業模式,所有的商業模式其實只是實現既有商業目的一種手段。
4、不能簡單照搬商業模式。成功的商業模式有其成功的各種因素,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是其對外界環境正確判斷而且果斷行動的結果,同時這種機會的把握又和其資源緊密匹配;簡單的認為只要是有好的商業模式企業就一定能成功是不可取的。
5)運營競爭思維方式并不等同于商業模式。其僅是對商業模式的實際運作進行了支撐,也是商業模式有效運行的重要環節,但其并不是商業模式,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產品同化、渠道同化、品牌同化、促銷同化、執行同化等起到了推進作用。
商業模式創新策劃涉及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且創新,且珍惜!
- 上一篇:新零售策劃經營為什么要“業務+技術”并舉
- 下一篇:商業模式創新策劃引領企業成長
智慧閱讀